容器安全机制是指使用安全工具和策略来保护容器化应用的各个方面免遭潜在风险影响的过程。容器安全机制可应对整个环境中的风险,包括软件供应链或 CI/CD 流水线、基础架构以及在容器上运行的容器运行时和生命周期管理应用的各个方面的风险。在实施容器网络安全解决方案时,请确保它们与底层容器编排功能集成,以实现应用的环境感知。
虽然容器有一些固有的安全优势(包括增强的应用隔离),但也扩大了企业的威胁范围。如果不能识别和规划与容器相关的特定安全措施,可能会增加企业的安全风险。
生产环境中的容器采用率大幅提高,这使得容器成为了更吸引恶意攻击者的目标。此外,单个易受攻击或遭到入侵的容器可能会成为进入企业的更广泛环境的入口点。随着流经数据中心和云中的东西向流量增加,几乎没有安全控制措施来监控这一主要的网络流量来源。所有这一切都突出了容器安全机制的重要性,因为传统的网络安全解决方案无法提供针对横向攻击的防护。
随着整体容器使用量的增长,容器安全机制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这本身就是非常有益的,因为各相关人员都认识到了应用容器安全机制的重要性,并在平台、流程和培训领域对这一安全机制进行了投资。容器安全机制专注于保护容器化应用及其基础架构的各个方面,所以它的其中一项主要优势如下:它可以成为提高整体 IT 安全性的催化剂和增效器。通过要求跨开发、测试和生产环境(也称为 DevSecOps)持续进行安全监控,您可以提高总体安全性,例如,通过在 CI/CD 流水线中尽早引入自动化扫描。
虽然最好将容器安全机制视为一个整体领域,但它显然侧重于容器本身。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协会发布了《应用容器安全指南》(Application Container Security Guide),其中总结了几种用于保护容器的基本方法。以下是 NIST 报告中的三点关键注意事项:
NIST 还建议使用基于硬件的信任根(如可信平台模块 (TPM))来提升对安全性的信心,并构建适用于容器和云原生开发的文化和流程(如 DevOps 或 DevSecOps)。
容器安全机制具有以下几个重要支柱:
在保护容器和环境方面,有几个常见错误,具体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