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 couldn't find a match for given <KEYWORD>, please try again.

什麼是雲端儲存?

雲端儲存是一種儲存方法,會將電腦資料存放在遠端伺服器的邏輯集區中,可由第三方雲端供應商實體代管,或於地端伺服器上代管,並透過「即服務」的形式提供給企業內的使用者使用。通常,雲端儲存供應商會負責維護資料的實體安全性和可用性,例如使用加密機制,以確保資料能保有機密性,且不會發生外洩。

雲端儲存服務可透過 Dropbox 和 OneDrive 等應用程式存取,這些應用程式可讓使用者比照存取本機儲存裝置的相同方式,透過應用程式設計介面 (API)、網路閘道,或是內容管理系統 (CMS) 存取資料夾中的資料。


雲端儲存的定價模式有著相當大的差異。許多供應商都有提供價格實惠或免費的「基本」帳戶,當中僅具備有限的容量。舉例來說,Dropbox 提供 2 GB 的免費雲端儲存空間,Microsoft 則為每個 Office 365 帳戶提供 1 TB 的雲端儲存空間。包括 Amazon AWS 和 Google Cloud Platform 在內的其他雲端儲存供應商,則會根據所使用的儲存量收費。

此外,多數雲端儲存供應商也有提供企業定價模式,當中包含近乎無限的儲存空間,以及員工專用的強化支援。隨著需求不斷演變,使用者和企業可選擇變更方案和供應商。

《2020 年藍圖:推動基礎架構現代化以因應雲端需求的 3 大步驟》(2020 Roadmap: 3 Steps to Modernize Infrastructure for the Cloud)

雲原生微服務的應用程式彈性

雲端儲存具備哪些優勢?

  1. 強化協同作業:在雲端儲存資料夾內共用檔案和資料,可讓團隊成員即時共用內容。許多雲端儲存供應商都允許多名使用者同時更新檔案,以利即時進行編輯和協同作業。有些雲端儲存供應商為傳送大型檔案提供了出色的替代方案:只需分享連結,就能即時存取大型檔案和資料夾。
  2. 無所不在的存取:雲端儲存通常相當易於使用,可透過直覺的使用者介面,藉由拖放來執行上傳和下載。只要透過寬頻連線連接網際網路,使用者就能在任何地點使用任何裝置,存取其雲端式資料。
  3. 安全性:雲端儲存供應商可提供層層堆砌的資料安全性。首先,資料通常會複寫至多個可用區域,以避免發生故障。此外,資料通常會進行加密,以防範未經授權的資料存取,因此,即使雲端供應商的伺服器遭到入侵,也無需擔心。
  4. 節省成本:雲端儲存免除了在地端保留伺服器、儲存空間和網路裝置的必要性,還可將儲存管理作業外包給雲端供應商。企業無需使用人力和資源來管理基礎架構生命週期,也不必擔憂上述裝置的作業系統更新。使用者和企業不僅享有可預測的每月支出,更不用煩惱管理作業。
  5. 自動備份:使用雲端儲存資料夾進行所有資料儲存作業,所有資料都會自動備份,進而讓使用者和企業從中受惠。雖然許多雲端儲存供應商會在本機的實體磁碟機中建立資料夾,以供離線存取之用,但寫入雲端儲存資料夾的資料會自動上傳至雲端供應商的伺服器,以防資料因使用者裝置故障而遺失。
  6. 多裝置同步處理:只要裝置已開機並連接網際網路,在單一裝置上建立的檔案,就能與使用相同雲端儲存帳戶的其他裝置進行同步。舉例來說,使用者只需在出差前啟動其筆記型電腦,就能自動將桌上型電腦上建立的檔案同步至所選資料夾。凡是在筆記型電腦上進行的任何變更,都將自動同步回桌上型電腦。
  7. 延展性:如果使用者或企業需求發生變化,雲端儲存也可在需要時,透過虛擬方式立即佈建所需的儲存空間,以做出因應。完全無需購買新的儲存裝置或伺服器。

為何雲端儲存如此重要?

雲端儲存之所以在過去幾年的日益普及化,背後存在著兩大主因。第一,雲端儲存供應商可提供「已將資料安全備份」所帶來的安心感,因此,如果本機電腦發生故障,使用者資料將安全地存放在雲端供應商處。許多雲端儲存供應商皆有提供相關功能,可擷取使用者意外刪除的資料,並選擇取得指定檔案的舊有版本。

第二,雲端儲存能提供可移植性和便利性。將資料儲存至雲端中,就能隨時隨地透過絕大多數的裝置加以存取。使用者可透過機場 Kiosk、辦公室桌面平台,或家中的智慧型手機,以存取其雲端儲存空間。只要提供正確的使用者帳戶資訊,就無需擔心。

雲端儲存如何運作?

雲端儲存空間會存放在連接網際網路的伺服器上。通常,使用者資料會寫入多部伺服器,以進行備援,並防範資料因發生故障而遺失。雲端儲存的使用者會透過網際網路連線,並使用網頁入口網站、雲端儲存應用程式或 API,存取其雲端儲存空間。因此,如果要上傳和下載大量的資料,請務必備妥足夠的頻寬 (和網路備援機制),以支援企業的雲端儲存存取。

請留意,從供應商下載資料時,部分雲端儲存供應商會向使用者收取流出費用;因此,請務必瞭解設定雲端據點所涉及的各項費用。

使用者一旦建立好帳戶,就能透過下列方式佈建雲端儲存:

寫入其裝置上的雲端儲存資料夾

使用網頁介面,並針對所使用的儲存空間交易付費

透過每月收取相同費用的訂閱服務使用

視需要而定,依照雲端供應商來動態佈建

雲端儲存包含兩大主要類型

公有雲儲存

許多第三方都會透過「即服務」的形式,提供公有雲儲存。AWS、Google 和 Microsoft Azure 等超大規模雲端供應商,皆有提供企業專用的雲端儲存,而 Google、Dropbox、Box、Apple iDrive、Microsoft OneDrive 和其他許多公司,則提供了適用於個人和企業的訂閱式雲端儲存服務。

地端 (私有)

地端的私有雲儲存,會透過執行儲存佈建軟體的網路附加儲存裝置或伺服器提供。這些私有雲方案的運作方式與雲端供應商相同,可提供以資料夾形式顯示的虛擬儲存集區,以供連線使用者存取。

私有雲和公有雲儲存的主要差異,在於由哪一方負責維護和升級基礎架構。若為公有雲儲存,雲端供應商就需承擔上述責任。若為地端儲存,則終端使用者企業需負責進行維護和升級。通常,企業若注重安全性,或是基於治理或法規需求,而需要將儲存保留在地端,就會採用私有雲儲存模式。

雲端儲存提供何種程度的安全性?

企業平均會使用五款不同的雲端服務,而新冠肺炎 (Covid-19) 疫情也加快了雲端儲存的採用速度,藉此將在家工作員工的儲存和備份作業予以簡化。雖然任何平台都無法達到 100% 的不停機時間,在防範資料遺失或外洩等方面,許多雲端儲存供應商皆擁有出色的實績。舉例來說,Google 會使用雙因素驗證和 SSL 加密來進行資料傳輸,Dropbox 也採用這兩項技術,還會使用 AES-256 位元的加密機制來加密靜態資料,同時保護遺失或遭竊的裝置。

每個主流雲端儲存供應商都會進行端對端加密,而雲端儲存供應商的資料中心會採用超越多數企業資料中心的安全性措施,以達到近乎堅不可摧的境地。

雲端儲存需要使用何種基礎架構?

使用代管雲端儲存的其中一項優勢,在於無需建立基礎架構,也可透過用戶端裝置存取資料。鑑於所有基礎架構都會由雲端儲存供應商負責,企業可就此卸下管理地端儲存的重擔。

不過,雲端儲存也可實作在地端環境中。網路附加儲存裝置 (NAS) 也能視為一種雲端儲存模式,而許多軟體公司都有提供地端伺服器專用的雲端儲存環境。網路附加儲存裝置通常能獨立作業,而且僅需仰賴網路連線,就能提供給使用者存取。包含 Egnyte 在內的其他地端雲端儲存解決方案,則需要透過虛擬機 (VM) 來執行,並搭配本機儲存裝置 (例如 NetApp 應用裝置)。

所有雲端儲存解決方案都需要有足夠的網路頻寬,以管理預期的使用者人數和流量。

相關解決方案與產品

什麼是超融合式基礎架構?

結合傳統資料中心的所有項目。

軟體定義的資料中心 (SDDC) – 深入瞭解

在任何地點快速執行任何應用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