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ubernetes 為開放式原始碼容器協調作業平台,可用來操作適用於雲端應用程式的彈性網路伺服器架構。Kubernetes 支援將資料中心外包至公有雲服務供應商,也能大規模運用在網路代管上。採用複雜自訂程式碼的網站與行動應用程式,可使用 Kubernetes 部署至現成硬體上,以降低搭配公有雲主機佈建網路伺服器的成本,並將軟體開發流程最佳化。
Kubernetes 可根據生產環境的網路流量等級,將網路伺服器佈建作業自動化。網路伺服器硬體可配置在不同的資料中心、採用不同的硬體,或分屬不同的代管供應商。Kubernetes 可根據軟體應用程式的需求來垂直擴充網路伺服器,然後於停機時間減少網路伺服器執行個體。針對路由至作業中網路伺服器的網路流量,Kubernetes 也能提供進階的負載平衡功能。
Kubernetes 是從 Google 為搭配「Borg」平台而使用的程式碼所演變而來,原本是供大規模管理 Google 旗下資料中心之用。AWS 在推出 EC2 平台之際,讓彈性網路伺服器架構一併亮相。Kubernetes 讓公司得以使用開放式原始碼,協調 EC2 等容器。Google、AWS、Azure 與其他主要公有雲主機,都提供適用於雲端網路伺服器協調作業的 Kubernetes 支援。客戶可以使用 Kubernetes 來外包整個資料中心、網路/行動應用程式、軟體即服務支援、雲端網路代管或高效能運算。
Kubernetes (常縮寫為「K8s」) 隸屬於 Cloud Native Computing Foundation,旨在支援雲端資料中心管理軟體的共用網路標準開發作業。Docker 為 Kubernetes 最常使用的容器虛擬化標準,可為程式設計團隊提供多項整合式軟體生命週期開發工具。RancherOS、CoreOS 與 Alpine Linux,都是專為容器使用所設計的熱門作業系統。容器虛擬化不同於使用虛擬化管理程序的虛擬機或 VPS 工具,所需的生產環境作業系統規模通常較小。
Kubernetes 的主要優勢,在於可在生產環境中操作自動化、彈性的網路伺服器平台,且不須受限於 AWS 的 EC2 服務。Kubernetes 能執行絕大多數的公有雲代管服務,而且所有主流公司都為其提供具競爭力的價格。Kubernetes 可讓企業將資料中心完全委外經營。此外,Kubernetes 也能用來將生產環境的網路與行動應用程式,擴充至最大等級的網路流量。Kubernetes 可讓所有公司以具競爭力的資料中心價格取得硬體資源,以操作自有軟體程式碼,同時享有媲美大型公司的延展性。
容器協調作業是指透過資料中心硬體上的虛擬磁碟分割,管理在容器中作業的個別網路伺服器。容器協調作業可於生產環境中使用自動化機制,協助維護資料中心內網路伺服器的彈性架構。管理員可建立資源,使其可在單一伺服器的網路流量升高至某個程度時自動啟用。針對軟體即服務應用程式,則可擴充此一機制,以支援數百萬名同時使用者。
Kubernetes 為開放式原始碼容器協調作業平台。Docker 為搭配 Kubernetes 使用的主要容器虛擬化標準。其他的彈性網路伺服器協調作業系統,則包括 Docker Swarm、CoreOS Tectonic 與 Mesosphere。Intel 也與 Kata 聯手推出一款與容器標準來與 Kubernetes 較勁,市面上還有許多 Linux 版本的容器。在軟體產品的容器虛擬化領域中,Docker 享有最高市佔率。Docker 為專精於容器虛擬化的軟體開發公司,相較之下,Kubernetes 則屬受編碼人員社群支援的開放式原始碼專案,社群成員包括各大主要 IT 公司的專業程式設計人員。
vSphere Integrated Containers 提供企業級容器基礎架構,可幫助 IT 作業團隊在通用平台上同時執行傳統和容器化應用程式。
透過易於使用且符合成本效益的 Kubernetes 叢集來加速創新。
快速建置應用程式、一致地執行開放式原始碼 Kubernetes,並信心十足地管理整個應用範圍。
時間不夠,但亟欲瞭解容器與 Kubernetes 嗎?歡迎透過 Kubernetes Academy 向頂尖專家學習。
運用上游 Kubernetes 與專家支援所建置而成的模組化雲原生作業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