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私有雲?

《透過應用程式和雲端轉型推動數位業務》(Driving Digital Business with App and Cloud Transformation)

《打造首屈一指的代管私有雲》(Build a Top-Tier Hosted Private Cloud)
為何要使用私有雲?
私有雲可提供與傳統地端基礎架構相同的控制能力和安全性。許多組織皆基於下列部分原因,而決定採用私有雲運算:
- 安全性:私有雲流量通常僅會用來進行組織專屬的交易,因此享有更高的安全性。公有雲供應商必須同時處理來自數百萬個使用者和交易的流量,所以較有機會發生惡意流量。由於私有雲採用專屬的實體基礎架構,組織可進一步控制伺服器、網路和應用程式安全性。
- 可預測效能:正因為私有雲採用專屬硬體,而非由多租戶共用,工作負載效能不僅可預測,也不會受共用基礎架構或頻寬的其他組織影響。
- 節省長期成本:儘管架設基礎架構來支援私有雲需求所費不貲,長期下來反而能夠省下許多成本支出。假使組織使用既有的硬體與網路資源來裝載私有雲,相較於每月支付一筆費用來使用其他供應商的公有雲伺服器資源,私有雲長期下來更具成本效益。
- 可預測成本:公有雲成本需視使用量、儲存費用和資料流出費用而定,因此相當難以預測。私有雲成本則每月固定不變,無論組織執行何種工作負載,或移動多少資料,成本都完全相同。
- 法規監管:歐盟 GDPR 等法規可能會規定資料應存放於何處,並於何處進行運算。凡是公有雲供應商無法提供服務的地區,都有可能需要設置私有雲。另外,金融或法律公司等具有敏感資料的組織,也有可能會採用私有雲儲存機制,以確保他們能全權掌控個人身分識別資訊或敏感資訊。
私有雲與公有雲有何不同?
在私有雲中,運算資源會交由組織專屬運用,並由單一組織負責代管和管理系統。私有雲之所以為私人所有,是因為底層硬體會與其他任何客戶的基礎架構加以隔離。 在公有雲模式中,服務會由同時代管其他租戶的供應商所有與管理。公司可以在混合雲或多雲環境中,結合運用私有雲及公有雲。
為何要使用 VMware 做為私有雲平台?
VMware 為雲端基礎架構領域的全球領導廠商之一,而 VMware 私有雲所提供的服務,則可協助組織將所有伺服器整合為單一資源集區,進而分配給在企業中執行應用程式工作負載的虛擬機 (VM) 使用。
VMware 支援三大類型的私有雲:虛擬私有雲、代管私有雲和受管理的私有雲。
什麼是私有雲架構?
私有雲架構會將資料中心內的資源彙整為單一資源集區。組織可將硬體元件虛擬化,以提高私有雲基礎架構的效率和使用率。私有雲解決方案是由領先業界的軟體公司 (例如 VMware 和 Microsoft 等) 所提供,相較之下,企業級開放原始碼解決方案則來自 Red Hat、OpenStack 和其他來源。
私有雲解決方案可讓公司使用軟體定義的網路 (SDN) 和虛擬機 (VM) 來建構資料中心。私有雲的範圍可涵蓋全球網路,並包含多個伺服器地點,或是位於國際主機代管設施的租賃空間內。私有雲解決方案會提供多項軟體工具,以便在裸機伺服器上進行複雜的網路協調作業,企業可直接於地端環境中管理其資料安全性。
不同的私有雲類型,所提供的服務也有所不同。舉例來說,當公司透過基礎架構即服務 (IaaS) 模式來使用私有雲服務時,雲端就能代管儲存、網路或是運算服務。此外,私有雲還支援平台即服務 (PaaS) 應用程式,其使用經驗就像是本機電腦所代管的一般軟體應用程式一樣。
虛擬私有雲是一種私有雲執行實例,會代管且位於公有雲供應商的基礎架構中。它不會位於組織專屬的地端或主機代管合作夥伴處,因而與其他類型的私有雲大不相同。
代管私有雲會由雲端供應商代管,並位於地端或資料中心內。這些資源不會與其他組織共用,且會由雲端服務供應商管理。所有更新、升級和維護作業,都會由雲端供應商負責進行。
受管理的私有雲可將許多雲端管理責任,託付給協力廠商代管合作夥伴。私有雲的軟硬體、網路和作業都會由供應商負責處理,而供應商可能會提供其他附加價值型服務,例如備份和業務續航力。
針對現成的代管私有雲解決方案,VMware Cloud Foundation 可提供完整堆疊式平台,且適用於任何應用程式。VMware Cloud Foundation 備有領先業界的運算、儲存、網路、安全性和管理機制,可協助雲端代管組織:
- 運用代管合作夥伴雲端解決方案來邁向混合雲,以創造最大程度的獲利機會。
- 提供順暢的雲端移轉功能,以利從客戶地端環境移轉至您的資料中心。
- 提供深入的能見度,以及精密的監控、計費、報告和日誌記錄功能。
- 提高開發人員生產力並部署應用程式,以加快上市速度。
- 將其私有雲連至公有雲,以提供混合雲體驗,進而享有更出色的規模和效率。
私有雲是否比公有雲更加安全?
私有雲的安全性可能會高於公有雲,但有一項重要但書做為前提:組織必須主動確保自身安全性具備足夠強度並處於最新狀態,才能充分發揮私有雲的各項優勢。只要組織能謹慎應對,即可享受私有雲帶來的眾多安全性優勢。私有雲僅限特定的實體機器存取,因此更容易確保實體安全性。多數私有雲位於周邊防火牆後方,可透過私有的安全網路連結 (而非公有網際網路) 存取。另外,組織對旗下私有雲的掌控度,也有助於輕鬆符合法規和治理要求。